title: 《神应经》腧穴证治歌
author:
table_of_contents: 目录
date: 2023年11月07日
output:
word_document:
reference_doc: C:\Users\yg014\OneDrive\vscode\pandoc\templates_refine.docx
path: C:\Users\yg014\Downloads/《神应经》腧穴证治歌.docx
toc: true
toc_depth: 6
number_sections: false
2023年11月07日
半身不遂患偏风,肩髃曲池列缺同,
阳陵泉兮手三里,合谷绝骨丘墟中,
环跳昆仑照海穴,风市三里委中攻。
足无膏泽治上廉。左瘫右痪曲池先,
阳谷合谷及中渚,三里阳辅昆仑痊。
肘不能屈治腕骨。偏风却治冲阳窟,
身体反折肝俞中,中风肘挛内关突。
目戴上治丝竹空,吐涎百会丝竹同。
不识人治水沟穴,临泣合谷三穴攻。
脊反折兮治风府,并治哑门真有补。
风痹天井曲泽中,少海委中兼阳辅。
惊痫[1]神庭与百会,前顶涌泉丝竹类,
神阙一壮鸠尾三,七穴治之斯为贵。
风劳曲泉、膀胱俞,只有膀胱七壮宜。
风疰肾俞膀胱穴,三壮百会肝与脾。
风眩临泣与阳谷,再有申脉同腕骨。
风痛临泣百会攻,肩井肩髃曲池窟,
兼治天井并内间,通前七穴不可忽。
口眼㖞斜治太渊,列缺申脉与二间,
内庭行间地五等,水沟颊车合谷连,
复有通谷不可失,十一穴治病即痊。
喑哑间使与支沟,合谷鱼际并复溜,
灵道阴谷然谷穴,兼治通谷疾即瘳。
凡人口噤不可开,颊车承浆合谷该。
风痫疾发僵仆地,风池百会灸无灾。
又曰:
半身不遂云中风,七处各灸三壮同,
如风在左灸在右,患右灸左艾气通。
寻穴须从百会起,次及耳前之发际,
第三肩井四风市,六是绝骨五三里,
乃若曲池居第七,灸之神效无可比。
二椎五椎各七壮,状如半枣核大炷,
以此同灸二椎上,中风目戴不能语。
身热头疼攒竹穴,大陵神门与少泽,
合谷鱼际中渚间,液门委中与太白。
洒淅恶寒栗鼓颔,治之宜在鱼际端。
身热陷谷针吕细,三里复溜兼涌泉,
公孙太白委中穴,兼治侠溪病自安。
寒热风池与少海,鱼际少冲合谷在,
复溜太白临泣中,八穴治之病自差。
伤寒汗不出风池,鱼际二间兼经渠。
过经不解期门上;余热不尽先曲池,
次及三里与合谷,二穴治之余热除。
腹胀三里内庭中,阴证伤寒神阙攻,
灸壮须及二三百,庶几能保命不终。
大热曲池及三里,复溜不失患者起。
呕哕百会曲池中,间使劳宫商丘底。
腹寒热气少冲中,商丘太冲行间同,
三阴交兮与隐白,阴陵三壮炷火红。
发狂间使与百劳,合谷复溜四穴焦。
不省人事中渚穴,三里大敦二穴烧。
秘塞照海与章门;小便不通阴谷焚,
更兼阴陵通二穴,治之患者效自臻。
咳嗽列缺与经渠,须用百壮灸肺俞,
尺泽鱼际少泽穴,前谷解溪昆仑隈,
膻中七壮不可少,再兼三里实相宜。
咳嗽饮水治太渊;引两肋痛肩俞间;
引尻痛兮鱼际上;咳血列缺三里湾,
肺俞百劳乳根穴,风门肺俞咳血关。
唾血内损治劳宫,间使神门太渊同,
鱼际泻兮尺泽补,曲泉太溪只在中,
肝脾三壮肺俞兮,终及然谷与太冲。
唾血振寒治太溪,三里列缺太渊宜;
呕血曲池神门穴,鱼际通前三穴医。
吐脓不愈治膻中;吐浊尺泽间使攻,
列缺少商与前穴,此患治之四穴同。
呕食不化治太白;呕吐通里怀曲泽,
劳宫阴陵太溪中,照海太冲大都穴,
通谷胃俞与肺俞,再兼一穴是隐白。
患者呕逆治大陵,呕哕太渊治之宁,
喘呕欠伸经渠上,治之无恙乐升平。
上喘曲泽大陵中,神门鱼际三间攻,
商阳解溪昆仑穴,膻中肺俞十穴同。
喘嗽隔食治膈俞;喘满三间商阳宜。
肺胀气抢胁下痛,阴都太渊肺俞除。
喘息难行治中脘,期门上廉三穴善。
诸虚百损等极病,五劳七伤失精证,
大椎膏肓脾胃肺,下脘三里首肩井。
传尸骨蒸肺痿法,膏肓肺俞四花穴。
干呕间使三十壮,胆俞通谷及隐白,
乳下寸半要识真,灸之神效胜服药。
噫气劳宫与大敦,少商太渊与神门,
太溪陷谷与太白,八穴治之神效臻。
痰涎阴谷与前谷,复溜三穴不可忽。
结积留饮病不瘳,膈俞五壮通谷灸。
数嗽而喘治太渊,一穴治之病自痊。
气块冷气一切气,气海针灸病可愈。
心气连胁里大陵,支沟上脘兼百会。
结气上喘及伏梁,中脘治之病自愈。
更有心下如杯形,须治中脘及百会。
胁下积气治期门;章期中脘疗贲豚,
气海百壮不可少,巨阙五穴通前论。
气逆商丘与尺泽,三阴交兮与太白,
喘逆神门足临泣,阴陵昆仑不可失。
太冲神门二穴中,噫气下逆病可攻。
支沟前谷攻咳逆,大陵曲泉三里同,
陷谷前谷行间穴,临泣肺俞十穴通。
患者咳逆无所出,三里取之为第一;
后取太白与太渊,鱼际太渊不可失,
窍阴之穴及肝俞,通前七穴斯为毕。
咳逆振寒治少商,更兼天突灸三壮。
久病咳兮少商穴,天柱三壮病即康。
厥气冲腹及解溪,天突通前二穴宜。
短气大陵尺泽上;少气间使神门医,
大陵少冲三里穴,下廉行间兼肺俞,
然谷至阴与气海,十一穴治病自除。
欠气通里及内庭;诸积三里治之宁,
阴谷解溪通谷穴,上脘肺俞膈俞应,
脾俞三焦俞上治,九穴治之命不倾。
腹中气块穴头针,二寸半兮二七焚,
块中一穴针三寸,灸之二七块犹存,
块尾一穴针三寸,灸至七壮块渐分。
胸中膨胀气又喘,合谷期门乳根善。
医者若欲灸人哮,天突尾穷骨尖高。
又法背上有一穴,量穴须用线一条,
环颈垂下至鸠尾,尖上截断牵脊背,
线头尽处是穴端,灸至七壮真为贵。
腹痛三里与内关,阴陵复溜太溪连,
昆仑阴谷陷谷穴,太白中脘与行间,
气海膈俞脾俞穴,兼治肾俞病即痊。
食不下兮治内关,鱼际三里三穴间。
小腹急痛不可忍,兼治小肠吊外肾,
疝气心痛诸气痛,足之大指次指下,
中节横纹灸五壮,男左女右无虚假;
两足并灸无所分,细按神经亦云可。
小腹胀痛气海焚,绕脐痛兮治水分。
小腹痛兮治阴市,承山下廉及中封,
复溜小海关元穴,肾俞随年壮大敦。
夹脐痛兮治上廉;脐痛中封与曲泉,
再兼水分通三穴;太冲太白引腰痊。
少商阴市腹满法,三里曲泉昆仑穴,
隐白大都陷谷中,商丘通谷与太白,
行间一穴不可遗,十二穴治胜服药。
腹肋满兮治阳陵,三里上廉三穴精。
心腹胀满绝骨上,更兼一穴是内庭。
小腹胀满痛中封,然谷内庭大敦中。
腹胀阴市与尺泽,三里曲泉阴谷穴,
阴陵商丘公孙中,内庭太溪与太白,
厉兑膈俞及肾俞,中脘大肠俞太白,
胀而胃满治膈俞;腹坚大兮治丘墟,
三里阴陵解溪上,冲阳期门水分宜,
此病治之通九穴,更有神阙膀胱俞。
寒热坚大冲阳焚;鼓胀复溜与公孙,
中封太白三阴交,更兼一穴是水分。
腹寒不食阴陵烧,痰癖腹寒三阴交。
腹鸣寒热复溜上,一穴治之命坚牢。
胸腹膨胀气鸣疾,合谷三里期门高,
心痛间使与曲池,内关大陵神门医,
太渊太溪通谷穴,巨阙百壮通心俞。
心痛食不化中脘;胃脘痛兮治太渊,
鱼际三里两乳下,一寸三十壮为便,
隔俞肺俞独肾俞,随年壮兮病即痊。
心烦阳溪与神门,鱼际腕骨少商焚,
解溪穴与太白穴,更兼至阴与公孙。
烦渴心热与曲泽,心烦怔忡鱼际穴。
卒心疼兮不可忍,吐冷酸水难服药,
此患灸足最为良,得效最速不虚谑,
大指次指内纹中,各一壮炷如小麦。
思虑过多无心绪,少力忘前失后起,
寻穴须从百会中,患者灸之病自除。
心风灸心俞中脘,患者烦闷腕骨观。
虚烦口干肺俞攻;烦闷不卧治太渊,
公孙隐白阴陵泉,肺俞三阴交六穴,
治之何患病不痊;烦心喜噫治少商,
再兼太溪陷谷康;心痹悲恐神门穴,
大陵鱼际定吉昌;懈惰须治照海中;
心惊恐兮曲泽攻,天井灵道神门穴,
大陵鱼际二间同,液门百会厉兑上,
通谷巨阙与少冲,章门通前十四穴,
治之立见有神功。嗜卧百会与天井,
二间三间太溪顶,照海厉兑及肝俞;
嗜卧不言膈俞应。不得卧兮治太渊,
公孙隐白阴陵泉,并治三阴交穴上,
通宵得寝期安然。支满不食治肺俞,
振寒不食冲阳宜,胃热不食下廉穴,
胃胀不食水分宜。心中恍惚天井上,
再兼巨阙与心俞。心喜笑兮阳溪中,
阳谷神门大陵同,列缺鱼际复溜上,
再兼肺俞与劳宫。胃痛太渊与鱼际,
三里肾俞肺俞治,胃俞再兼两乳下,
一寸二十一壮病即愈。翻胃下脘取之先,
后取三里泻宜然,胃俞脾俞及中脘,
膈俞百壮患者安。噎食不下治劳宫,
少商太白公孙同,三里中脘中魁穴,
膈俞心俞胃俞中,三焦俞兮大肠俞,
食兮下咽有神功。不能食兮治胃俞,
少商三里然谷宜,再及大肠膈俞穴,
通前六穴皆常医。若不嗜食治中封,
然谷内庭厉兑中,隐白阴陵泉上穴,
脾俞胃俞小肠同。食多身疲脾胃俞;
脾寒二间与中渚,液门合谷商丘中,
中封照海陷谷里,太溪至阴腰俞端,
兼治三阴交乃止。乃若胃热治悬钟,
胃寒不痰膈俞攻。脾虚腹胀谷不消,
只治三里最为高。脾病溏泄若不愈,
此病须治三阴交。脾虚不便治商丘,
三阴交灸三十休。胆虚呕逆兼带热,
若治气海病即瘳。
心邪癫狂攒竹穴,阳溪间使与尺泽。
癫狂肺俞至百壮,曲池一七里所当,
小海少海间使穴,阳溪阳谷大陵方,
京骨合谷与鱼际,腕骨神门与冲阳,
液门穴与行间穴,十六穴灸斯为臧。
癫痫攒竹神门中,天井小海金门同,
商丘行间与通谷,心俞后溪鬼眼攻,
通前总计十一穴,心俞百壮前神功。
鬼击间使与支沟;癫疾上星百会头,
风池曲池与尺泽,阳溪脘骨与商丘,
解溪后溪及申脉,昆仑然谷通谷求,
承山针三分速出,灸至百壮疾即瘳。
狂言阳溪与太渊,并及昆仑与下廉;
狂言不乐太阳穴;多言用治百会尖。
痫狂言语无尊卑,唇里中央肉缝宜,
灸上一壮如小麦,又用钢刀割断奇。
患者狂言数回顾,宜治阳谷液门穴。
喜笑阳溪及大陵,并及水沟与列缺。
喜哭百会水沟中,目妄视兮风府攻。
鬼邪须治间使穴,仍针后起鬼宫,
试问鬼宫何所在?要识此穴即人中;
二鬼信兮手大指,甲下入肉三分是;
三鬼垒兮足大指,甲下入肉二分是;
四鬼心兮即太渊,治之须至入寸半,
男从左兮女从右,起针之法依此等;
五鬼路兮即申脉,火针七锃三分下;
六鬼枕兮大椎上,入发一寸非虚假;
耳前发际七鬼床;八鬼市穴即承浆;
九鬼营即劳宫穴;上星穴是入鬼堂,
火针七锃鬼堂用,鬼藏阴下缝三壮;
十二鬼臣即曲池,火针亦与曲池宜;
十三轮该是鬼封,即是舌下一寸缝,
依次而行针灸备,二者兼到有神功。
假如见鬼治阳溪,凡人魇梦商丘宜。
中恶不省水沟穴,中脘气海当兼医。
不省人事用三里,大敦一穴相兼治。
发狂少海间使中,合谷后溪丝竹空,
并兼复溜穴在内,治之立待有神功。
狂走风府阳谷安;狐魅神邪狂与痫,
两手两足大拇指,甩绳缚定灸四尖,
要识此穴名鬼眼,灸至三壮病必痊。
小儿奶痫惊痫证,亦依此法一壮燃。
卒狂间使合谷中,并及后溪三穴攻。
瘛疭指掣哑门穴,阳谷腕骨与劳宫,
带脉一穴并四穴,通前五穴收全功。
呆痴神门少商宜,涌泉一穴与心俞。
登高而歌摄衣走,久狂神门及后溪,
并及冲阳共三穴,等闲感应似神祗。
瘛惊百会解溪头,暴惊下廉一穴求。
癫疾前谷后溪穴,解溪金门及水沟,
再兼一穴是申脉,按穴治之此疾瘳。
霍乱阴陵承山穴,次及解溪与太白。
霍乱吐泻治关冲,支沟三里与尺泽,
再及太白一穴内,三穴治之胜服药。
霍乱呕吐支沟中,霍乱转筋支沟同,
逆数大都太白穴,公孙丘墟解溪攻,
再及中封承山穴,阴陵阳辅与关冲。
疟疾百会与经渠,前谷三穴实相宜。
温疟中脘大椎穴,乃若痎疟治腰俞。
假如疟疾发寒热,合谷液门商阳别。
痰疟寒热后溪穴,兼治合谷随即歇。
疟疾振寒治上星,丘墟陷谷得安宁。
头痛脘骨神效得,寒疟三间治之精,
假如心烦治神门。寒疟不食治公孙,
内庭厉兑共三穴;久疟中渚商阳焚,
此疾兼治丘墟穴。叮咛医者识此文,
热多寒少间使中,再兼三里有神功。
脾寒发疟大椎穴,间使乳根三穴同。
浑身浮肿治曲池,合谷三里内庭医,
行间三阴交六穴,治之此病绝根株。
水肿列缺腕骨医,合谷间使阳陵宜,
阴谷三里曲泉穴,复溜陷谷与解溪,
公孙厉兑冲阳穴,阴陵水分并胃俞,
再兼神阙十八穴,速除此疾无毫厘。
四肢浮肿曲池中,通里合谷中渚同,
液门三里三阴交;风肿身浮解溪攻。
肿水气胀满复溜,并兼神阙功效收。
水胀胁满阴陵泉,遍身肿满疾久缠,
更兼饮食又不化,肾俞百壮病即痊。
凡人消痹治太溪,伤饱身黄章门医。
红瘅合谷与百会,委中三里与曲池。
黄瘅百劳腕骨中,三里涌泉中脘同,
然谷太冲复溜穴,膏肓大陵与劳宫,
还有脾俞兼在内,太溪一穴在中封。
多汗合谷补之先,次泻复溜汗即干。
少汗先泻合谷穴,次补复溜病即痊。
有汗列缺与曲池,少商昆仑冲阳宜,
然谷大敦涌泉穴。无汗上星哑门医,
中冲阳谷腕骨穴,然谷风府与风池,
中渚液门及鱼际,合谷支沟与经渠,
大陵少商商阳等,大都委中与侠溪,
陷谷厉兑二十二穴,仔细治之病自除。
汗不出兮曲泽烧,鱼际少泽上星高,
曲泉复溜昆仑穴,侠溪窍阴九穴焦。
风痹尺泽阳辅区,积癖痰痹治膈俞,
寒厥太渊液门穴,假如痿厥治丘墟。
尸厥如死不知事,须灸三壮于厉兑。
身寒痹治曲池穴,列缺环跳与风市,
委中商丘及中封,再兼临泣八穴攻。
厥逆[2]列缺与中冲,金门大都内庭中,
厉兑隐白大敦穴,须治八穴为有功。
四肢尺泽与支沟,少海前谷三里头,
三阴交与曲泉穴,照海内庭太溪丘,
行间大都十二穴,次第详治病即瘳。
肠鸣三里陷谷焚,公孙太白与章门,
神阙胃俞三焦俞,三阴交兮与水分。
肠鸣而泄神阙穴,并治三间与水分。
食泄上廉与下廉,暴泄须治隐白痊。
洞泄宜治肾俞穴;溏泄太冲与神阙,
并治一穴三阴交;泄不止兮亦神阙;
泄不觉兮治中脘。痢疾曲泉太溪便,
太冲丹田与脾俞,兼治小肠俞最善。
便血承山并复溜,太冲太白四穴求。
大便不禁丹田穴,兼治大肠俞即瘳。
大便不通治太溪,承山照海太冲宜,
小肠俞穴与太白,章门穴与膀胱俞。
大便下重治承山,解溪太白带脉间。
闭塞照海与太白,兼治章门如神丹。
泻泄曲泉隐白宜,阴陵然谷三焦俞,
京骨中脘脾俞穴,肩俞大肠俞天枢。
五痔承山与委中,飞扬阳辅复溜同,
侠溪气海会阴穴,长强之穴与太冲。
肠风百壮灸尾穷。假如大小便不通,
三百壮灸胃脘穴,功效最速如神通。
肠痈痛治太白中,陷谷大肠俞与同。
乃若脱肛治百会,灸至七壮是尾穷,
此疾须用治三穴,随年壮兮灸脐中。
患者血痔泄腹痛,承山复溜二穴攻。
若是痔疾骨疽蚀,承山商丘收神功。
久痔宜治二白间,须兼长强与承山。
寒疝腹痛阴市宜,并及太溪与肝俞。
疝瘕须治阴跷穴;卒疝大敦与丘墟,
兼治阴市与照海,四穴不失大效随。
㿉疝曲泉与中封,再兼商丘与太冲。
小腹下痛目痃癖,大溪三里脾俞同,
三阴交穴曲泉穴,宜兼阴陵六穴攻。
腹中之病云疝瘕,阴陵太溪丘墟佳,
更兼照海通四穴,从此治之无所差。
肠癖㿉疝小肠痛,灸至百壮通谷用,
京骨穴与大肠俞,三穴治之有神应。
偏坠木肾治归来,大敦三阴交穴该。
阴疝太冲大敦穴,三穴治之绝无灾。
痃癖膀胱小肠事,医家宜把燔针刺,
五枢气海及三里,气门百壮三交愈。
阴肿大小便数兮,或阴入腹大敦宜。
阴肿曲泉太溪穴,大敦三阴交肾俞。
阴茎肿痛治曲泉,阴陵阴谷与行间,
太冲大敦太溪穴,肾俞中极三阴痊。
阴茎痛兮阴汗出,太溪鱼际与中枢,
更治一穴三阴交,四穴治之多有力。
转胞不溺只淋沥,关元疗病真可必。
肾脏虚冷日渐羸,阴疼少气遗精疲,
不须别求疗此病,只治一穴是肾俞。
遣精白浊肾俞烧,关元穴与三阴交。
梦泄百壮曲泉穴,中封太冲至阴高,
膈俞脾俞肾俞准,关元三焦三阴交。
寒热气淋阴陵宜;淋漓曲泉然谷医,
阴陵行间大敦穴,涌泉气门小肠俞。
小便黄赤阴谷中,太溪肾俞气海同,
膀胱俞穴宜兼治,五穴无缺有神功。
小便五色治委中,须把前谷第二攻。
小便不禁上承浆,阴陵委中太冲间,
膀胱俞穴大敦穴,通治六穴患者安。
小便赤如血大陵,兼治关元病始轻。
妇人胞转小便艰,二七壮兮治关元。
遗溺神门鱼际穴,太冲大敦及关元。
阴痿丸骞阴谷中,然谷三阴交中封,
兼治大敦通五穴,此病立待有神功。
阴挺出兮治太冲,少府照海曲泉同。
疝气偏坠用小绳,患者口角量一形,
分作三折成三角,如△样为权衡,
一角安在脐心上,两角安在脐下平,
两角尽处是灸穴,患左患右灸反更,
各三七壮病立愈,二穴俱灸亦安宁。
膀胱气攻胁脐下,阴肾入腹病染增,
自脐量下至六寸,两旁各寸是穴中,
患左患右灸反覆,炷如小麦大相应。
头痛百会上星中,风府攒竹小海攻,
阳溪后溪合谷穴,腕骨中渚丝竹空,
风池昆仑阳陵等,再兼一穴是中冲。
头强痛兮治颊车,并治肩井及风池,
少海穴兮兼在内,通计五穴至后溪。
头偏痛者针头维,脑泻囟会通谷医。
头风上星前顶穴,百会阳谷合谷宜,
通前通后共八穴,昆仑关元与侠溪。
脑痛上星风池中,脑空天柱少海攻。
头风面目赤何治?通里解溪真有功。
头风牵引脑项痛,上星百会合谷同。
偏正头风百会穴,前顶神庭上星通,
风池合谷头维等,攒竹穴与丝竹空。
醉后头风治印堂,攒竹三里三穴当。
头风眩晕治合谷,次及丰隆解溪方,
再兼风池通四穴,垂手著膝著腿双,
两般皆灸虎口内,更详此处宜灸壮。
面肿水沟与上星,攒竹支沟间使应,
中渚液门解溪穴,行间厉兑譩��灵,
再兼天牖风池等,十三穴内治之精。
面痒肿兮治迎香,再兼合谷治之良。
患者头面项俱痛,百会项后合谷强。
假如头风冷泪出,攒竹合谷治无失。
脑昏目赤攒竹中;头旋目窗百会同,
申脉至阴络却穴,通前五穴治有功。
至若面肿与项强,鼻生息肉治承浆。
头肿上星前顶穴,大陵出血公孙央。
若人颊肿治颊车;颐颔肿者阳谷宜,
腕骨前谷商阳等,侠溪手三里丘墟。
风动如虫行迎香,颈项强急风府央。
若人头面目浮肿,宜治陷谷与目窗。
眼睑��动治头维,再兼一穴攒竹医。
脑风而疼治少海,头肿身热是肾俞。
眉棱痛兮肝俞穴,毛发焦燥治下廉;
面浮肿兮厉兑穴,面肿若灸水分痊。
头目眩疼反肿者,兼生白屑灸囟会。
凡人喉痹治颊车,合谷少商与经渠,
大陵二间与尺泽,再兼前谷与阳溪。
假如鼓颔治少商;咽中如鲠间使当,
再兼一穴三间穴;咽肿中渚太溪央。
咽外肿兮液门攻,咽食不下灸膻中。
咽中闭者治合谷,再有曲池二穴同。
咽喉肿痛又闭塞,水粒不下合谷得,
少商兼以三棱针,刺手大指背头吉,
节上甲根不可差,排刺三针斯为毕。
双蛾玉液与金津,又兼少商三穴焚。
单蛾少商合谷等,并治廉泉病绝根。
复有咽喉肿闭甚,治之以细三棱针,
把针藏在笔端内,以药点肿给患人,
却将笔端点肿处,刺之立愈病除根。
续添一证是咽痛,若治风府效如神。
耳鸣百会与听宫,听会耳门络却中,
阳溪阳谷前谷穴,后溪腕骨中渚同,
液门商阳肾俞顶,总算十四穴里攻。
聤耳生疮有脓汁,耳门翳风合谷窟。
重听无所闻耳门,翳风风池侠溪焚,
听会听宫通六穴,治之此患定不存。
凡人目赤目窗针,大陵合谷液门临,
上星丝竹空攒竹,七穴治之病绝根。
目风赤烂阳谷烧;赤翳攒竹后溪高,
再兼液门通三穴,斯病可待无根苗。
目赤肤翳治太渊,侠溪攒竹风池前。
目翳膜者治合谷,临泣角孙液门巅,
后溪中渚睛明穴;白翳临泣肝俞痊。
睛痛内庭与上星;假如冷泪治睛明,
临泣风池脘骨穴,四穴不失医者精。
迎风有泪治头维,睛明临泣与风池。
眼泪出治临泣穴,百会液门与后溪,
通前通后共八穴,必是前谷与肝俞。
风生卒生翳膜引,两目痛兮不可忍,
睛明穴及手中指,本节间尖三壮准。
眼睫毛倒丝竹空;青盲无见肝俞中,
并及商阳通二穴,患左患右左右攻。
眼眦急痛三间医;假如目昏治头维,
攒竹睛明目窗穴,百会风府与风池,
合谷肝俞丝竹空,再兼一穴是肾俞。
目眩临泣风府中,风池阳谷中渚同,
通前通后共八穴,液门鱼际丝竹空。
目痛阳溪二间精,次及三间与大陵,
前后总算六穴治,须兼前谷与上星。
目眶烂见风泪流,宜治头维颧髎头。
眼痒眼痛光明泻,兼治五会痒痛休。
目生翳者治肝俞,命门瞳子髎穴宜,
外眦五分得气泻,再兼合谷商阳医。
小儿雀目不见物,手拇指甲后一寸,
宜在内廉外纹头,白肉际各一壮稳。
鼻有息肉治迎香,衄血风府风池良,
合谷二间三间穴,后溪前谷委中强,
申脉昆仑并厉兑,兼治上星隐白长。
鼽衄风府与二间,再兼一穴是迎香。
鼻塞上星临泣烧,百会前谷厉兑高,
通前通后共七穴,兼治合谷迎香焦。
鼻流清涕治人中,上星风府三穴攻。
脑泻鼻中臭涕出,曲差上星治有功。
鼻衄上星二七壮,兼治绝骨囟会康;
又法灸项后发际,两筋中间宛宛央。
久病流涕出不禁,百会灸之病绝根。
口干尺泽与曲泽,大陵二间少商穴,
再兼一穴是商阳,仔细治之效自获。
咽干太渊鱼际中。消渴水沟承浆通,
金津玉液曲池穴,太冲行间与劳宫,
商丘然谷隐白穴,百日以上不可攻。
唇干有涎治下廉,舌干涎出复溜尖。
唇干饮食又不下,三间少商治之痊。
假如唇动如虫行,水沟一穴治之宁。
唇肿宜治迎香穴;口㖞眼斜颊车精,
水沟列缺太渊穴,合谷二间丝竹空,
兼治地仓极有效,感应最速如神灵。
口噤颊车与支沟,外关列缺内庭头,
再兼厉兑通六穴,次第治之病自瘳。
失口不语治间使,支沟灵道兼鱼际,
合谷阴谷复溜穴,再治然谷病即愈。
舌缓太渊合谷中,冲阳内庭风府同,
通前通后共七穴,三阴交穴昆仑攻。
舌强哑门少商穴,鱼际二间与中冲,
再兼阴谷然谷等,七穴治之为有功。
假如舌黄治鱼际,齿寒少海实为贵。
齿痛商阳一穴医;齿龋恶风合谷利,
再兼厉兑二穴攻,医者寻趁须仔细。
齿龋厉兑少海宜,小海阳谷合谷奇,
液门二间内庭等;眼痛角孙少海居。
舌齿腐兮承浆穴,须兼劳宫二穴医。
牙疼少海与曲池,阳谷二间与阳溪,
更兼内庭与吕细,并及液门与颊车。
上牙疼兮治人中,太渊吕细三穴通,
臂上起肉中五炷,灸之立待有神功。
下牙疼者龙玄穴,侧腕交叉脉是斯,
并及承浆合谷穴,腕上五寸两筋间,
灸至五壮病必痊。不能嚼物角孙强;
牙疳蚀烂至生疮,炷如小箸头样大,
七壮须灸在承浆。
胸满经渠与阳溪,后溪三间间使宜,
阳陵三里曲泉穴,足临泣等九穴医。
假如胸痹治太渊,胸膊闷兮肩井痊。
胸胁痛者天井穴,支沟间使太白连,
三里大陵丘墟等,阳辅八穴实为便。
胸中淡者间使宜;胸满支肿治膈俞,
再兼内关通二穴,得效最速定不迟。
胸胁引满腹下廉,丘墟侠溪肾俞连。
假如胸烦期门穴,胸中烦者膻中安。
肩背酸疼治风门,肩井中渚支沟焚,
后溪腕骨委中空,次第治之病不存。
心胸痛者治尺泽,内关大陵三穴著。
胸满血膨有积块,霍乱肠鸣喜噫带,
三里期门向外针,二寸不补亦不泻。
假如胁满章门奇;胁痛阳谷腕骨宜,
支沟膈俞及申脉;缺盆肿足临泣医。
胁与脊引肝俞烧,背膊项急大椎焦。
腰背强直难转侧,腰俞肺俞二穴高。
腰脊痛楚委中头,再兼一穴是复溜。
腰背伛偻风池穴,并治肺俞病即瘳。
背拘急者治经渠,肩背相引二间宜,
商阳委中昆仑穴;假如偏胁背痛痹,
须治鱼际委中穴,可保此病无根株。
背痛鱼际与经渠,昆仑京骨及丘墟。
脊膂强痛委中穴;腰背俱疼治风池,
天牖合谷昆仑等,四穴善治身不疲。
脊肉牵疼难屈伸,合谷复溜昆仑真。
胸连胁痛期门穴,宜于此处先入针,
章门穴与丘墟穴,行间涌泉须细寻。
肩痹痛者治肩髃,宜兼天井与曲池,
并治关冲与阳谷,五穴仔细疾不居。
手臂痛难举曲池,须兼尺泽与肩髃,
三里少海太渊等,阳池阳谷与阳溪,
前谷合谷液门穴,外关腕骨次第医。
臂寒曲泽与神门,臂内廉痛太渊焚,
臂腕侧痛治阳谷,手腕摇动曲泽存。
腋痛少海间使宜,少府阳辅与丘墟,
须兼申脉足临泣。腕劳天井治曲泽,
间使中渚与阳溪,阳谷太渊腕骨等,
列缺液门十穴医。手腕无力列缺中;
肘臂痛者肩髃攻,曲池通里手三里,
四穴能除肘臂疼。肘挛曲泽及肩髃,
少海间使与后溪,复兼大陵鱼际等,
七穴驯治病自除。肩背酸重治支沟;
肘臂手指难屈忧,曲池三里外关等,
兼治中渚病即瘳。手臂麻木天井宜,
外关支沟与曲池,阳陵腕骨上廉等,
再兼合谷与经渠。手臂冷痛肩井中,
曲池下廉三穴攻。手指拘挛并筋紧,
曲池阳谷合谷同。手热曲池与内关,
曲泽列缺经渠间,太渊中冲少冲等,
劳宫九穴病必安。臂肿经渠曲池中,
通里中渚合谷同,并兼液门手三里,
治之立待有神功。风痹手挛不举证,
尺泽曲池合谷应。差点拘挛皆不安,
偏风瘾疹喉痹等,胸肋䐜满及筋缓,
无力皮肤枯燥病,曲池先泻后补宜,
肩髃手三里为证。肩膊烦疼治肩髃,
兼带肩井与曲池。五指皆疼外关穴,
手挛皆疼少商医。掌中热者列缺巅,
宜兼经渠与太渊。腋肘肿兮治曲泽,
小海间使大陵痊。腋下肿者阳辅宜,
足临泣兮与丘墟。腰痛肩井环跳穴,
阴市三里委中煨,承山阳辅昆仑穴,
复兼腰俞与肾俞。两腿如水阴市中;
挫闪腰疼胁肋疼,尺泽曲池合谷穴,
三阴交穴与阴陵,行间三里手三里;
腰疼难动风市攻,再兼委中行间穴,
三穴治之诚有功。腰脊强痛治腰俞,
委中涌泉小肠俞,膀胱俞穴宜兼治。
腰脚痛者环跳宜,风市阴市委中等,
承山昆仑申脉医。腰膝内痛治委中,
三里三阴交穴同。腿膝酸痛环跳穴,
阳陵丘墟三穴攻。脚膝痛者委中烧,
三里曲泉阳陵焦,风市昆仑解溪等,
已上七穴最为高。膝胻股肿治委中,
三里阳辅解溪同,再及承山通五穴;
腰如坐水阳辅攻。足疾不收治复溜;
风痹脚胻麻木忧,宜治环跳风市攻;
足麻痹等环跳丘,阴陵阳辅太溪穴,
兼治至阴五穴瘳。脚气肩井膝眼中,
风市三里承山同,太冲丘墟行间穴;
髀枢痛者环跳攻,阳陵丘墟共三穴,
病者治此为有功。足寒热兮治三里,
委中阳陵复溜底,然谷委中宽骨焦,
下廉风市共七穴。足寒如水肾俞高。
浑身战悼及胻疼,承山金门二穴观;
足胻寒者复溜穴,兼治申脉厉兑端。
足挛肾俞阳陵烧,阳辅绝骨皆宜焦。
月事不利治中极,再兼一穴三阴交。
过时不止隐白巅,下经冷来治关元。
假如女人漏不止,太冲三阴交为便。
血崩气海与大敦,阴谷太冲然谷焚,
三阴交穴与中极,七穴治之病不存。
瘕聚关元病必除;赤白带治白环俞,
带脉关元气海等,间使三阴交为宜。
小腹坚治带脉中;绝子商丘中极攻。
因产恶露或不止,气海关元必有功。
产后诸病期门宜;乳痈下廉三里医,
鱼际少泽委中穴,足临泣兮与侠溪。
乳肿痛治足临泣;难产合谷补无失,
再泻一穴三阴交,兼治太冲期为毕。
横生死胎治太冲,合谷三阴交穴同;
假如横生手先出,右足小指尖上攻,
三壮五壮为灸数,炷如小麦大有功。
子上逼心气欲绝,这难须当攻巨阙,
三阴交泻合谷补,产妇端的无险跌。
假如子手掬母心,生下男女左右痕,
或在手心或脑后,不在脑后人中寻。
产后血晕不认人,支沟三里三阴交;
堕胎手足如冰厥,肩井五分针病消,
觉闷急针三里穴;胎衣不下中极高,
兼治一穴是肩井;阴挺出者曲泉焦,
照海大敦共三穴;无乳膻中少泽烧。
血块曲泉复溜中,三里气海丹田同,
复带三阴交一穴,医人须当仔细攻。
妇人经事若正行,与夫交感瘦渐形,
寒热往来精血竞,此病若把虚劳名,
宜治百劳肾俞等,风门中极气海并。
再兼三阴交在内,如此治之功必成。
诸节皆疼治阳辅;假如妇人腨腓病,
承山昆仑穴相应。足缓阳陵冲阳中,
太冲[3]丘墟四穴定。乃若脚弱治委中,
三里承山三穴同。两脚红肿更疼痛,
膝关委中三里攻,再兼阴市通四穴,
次第治之极有功。若患穿跟草鞋风,
昆仑丘墟商丘红,并及照海通四穴,
如此妙术医者通。足不能行治曲泉,
三里委中阳辅巅,复溜冲阳然谷等,
申脉行间脾俞连,三阴交穴带在内,
十一治之病即痊。脚腕酸者委中临,
再兼一穴是昆仑。足心疼痛取昆仑。
脚筋短急足重沉,鹤膝历节风肿侵,
恶发不能起床榻,此等宜于风市寻。
假如腰重不可忍,转侧起卧不便窘,
冷痹脚筋又挛急,如此复兼难屈伸,
两脚曲瞅两纹头,四处三壮一同灸,
两人两边用同次,待至火灾效可候,
午时若灸挨至晓,听得脏腑或鸣吼,
不鸣或行一二次,此病痊愈时可守。
腰痛不能举仆参,二穴跟骨下陷寻,
拱足取之三壮灸,指日可保病不侵。
膝以上病灸环跳,再兼一穴风市疗;
膝下病者灸犊鼻,膝关三里阳陵效。
足踝上灸三阴交,绝骨昆仑三穴高;
足踝以下灸照海,再兼申脉病绝苗。
假如腿痛宽骨康,脚气风市或五壮,
或五十壮百壮灸;次及伏兔针为藏,
针止三分切忌灸,三四犊鼻膝眼当,
第五三里百壮灸,数至第六上廉央,
惟有第七今已阙[4],终至第八绝骨良。
脚筋转时不可忍,宜于脚踝灸为准;
内筋急兮灸在内,外筋急兮灸外稳,
脚筋多年不愈者,如此灸之病即泯。
月脉不调气海中,三阴交穴中极攻,
带脉一壮不可过,再及肾俞[5]斯有功。
女子月事若不来,面黄呕吐身无胎,
三阴交兮曲池穴,支沟三里治无灾。
经脉过多通里高,行间穴与三阴交。
欲断产兮治合谷,右足内踝上寸烧,
脐下二寸三分灸,灸至三壮阳气消,
复有肩井带在内,从此妊孕绝根苗。
一切冷惫灸关元,不时漏下三阴交。
月水不调结成块,用针关元水自调。
大小五痫水沟存,百会神门与金门,
须带昆仑及巨阙;惊风腕骨最为真,
瘛疭五指掣阳谷,兼治腕骨与昆仑。
风痫目戴上百会,复兼昆仑丝竹空。
脱肛百会长强穴,假如卒病治太冲,
角弓反张百会穴,大凡泻痢神阙攻。
赤游风者治百会,兼治委中诚有功。
秋深冷痢灸脐穴,二寸三寸动脉中。
假如吐乳灸中庭,一寸六分下膻中。
卒痫猪痫灸巨阙,灸至三壮收全功。
假如口有疮蚀龈,秽臭冲人难看管,
劳宫二穴各一壮,用心仔细须寻篡。
卒患肚痛皮青黑,肚脐四边各半寸,
各灸三壮皆完全,鸠尾一寸三壮益。
惊痫顶上旋毛中,须于此处三壮攻,
耳后青络三壮灸,炷如小麦大有功。
风痫屈指如数物,鼻上发际治之不。
一二岁者目赤眦,大指小指间后寻,
一寸半灸三壮没。夜啼百会灸三壮;
囟门不合各有方,脐上脐下各五分,
三穴各灸止三壮;灸疮未发囟门合,
患者试之必然康。肾肿偏坠是关元,
灸止三壮诚宜然,大敦七壮真果便,
若此治之病即痊。猪痫如尸厥吐沫,
巨阙三壮不可忽。寒热洒淅食痫发,
鸠尾上至五分突,宜灸三壮身即安,
不灸三壮病不痊。羊痫九椎下节间,
灸至三壮如服丹;又法大椎上三壮,
可保小儿无灾难。牛痫三壮鸠尾穴,
大椎三壮透过间。马痫治之自有方,
仆参二穴各三壮,风府脐中各三灸,
依此妙法得安康。假如犬痫两手心,
足太阳与肋户寻,各灸一壮病必愈。
鸡痫足诸阳三壮,牙疳蚀烂治之强,
或针或灸须承浆。遍身生疮曲池穴,
合谷三里绝骨良,通前通后共五穴,
须兼膝眼二七壮。假如腋肿马刀疡,
要知此是头中疮,宜治阳辅太冲穴;
热风瘾疹肩髃臧,曲池曲泽环跳等,
须带合谷涌泉康。疡肿振寒少海中;
疥癣疮兮曲池攻,支沟阳溪阳谷等,
大陵合谷后溪同,委中三里阳辅穴,
昆仑穴与行间通,三阴交穴百虫窠,
疗疮 溺死 犬伤 蛇伤 脉绝 痈疽
疗生面上与口角,须灸合谷疮即落。
若生手上灸曲池;若生背上肩井索,
三里委中临泣中,八穴灸之不可错,
行间通里少海兼,复带太冲无病恶。
假如瘰疬少海寻,此穴皮上宜先针,
三十六息椎针入,入内须当定浅深,
追核大小勿出核,三上三下乃出针,
天池章门临泣等,支沟阳辅百壮真,
复兼肩井手三里,肩井随年壮为吟。
痈疽发背肩井攻,再兼一穴是委中,
以蒜片贴疮上灸,如不疼兮灸至疼,
愈多愈好是此病;若疼宜灸至不疼。
溺水死者虽经宿,细按神经亦可救,
即解死人衣带开,速急把他脐中灸。
假如人被狂犬伤,当时须灸咬处疮。
凡人若是蛇伤者,亦把咬处灸三壮,
仍以蒜片贴咬处,灸在蒜上即安康。
人脉微细不见临,或时无有不可寻,
少阴经兮复溜穴,此穴宜刺圆利针,
针至骨处顺针去,下刺候回阳脉临,
阳脉生时方稳当,方乘此际可出针。
痈疽疮毒实难医,患人须将竹马骑,
薄篾用量患人手,尺泽横纹头比齐,
起循肉指至中指,尖上截断斯为宜,
竹杠两头置凳上,患人去衣方可骑,
须当以足微点地,比篾头安竹杠皮,
循肉直上篾尽处,医者须当墨点记;
只是取中非灸区,更以薄篾量中指,
中节两纹为一寸,将篾以墨点为主,
点上两傍各一寸,是穴各灸五七炷,
或五或七不可多,此法灸之无不愈。
或问:睛明迎香承泣丝竹空,皆禁灸何也?曰:四穴近目,目畏火,故禁灸也。以是推之,则知:“睛明可灸”,王注误矣。
或问:迎而夺之,随而济之,此固言补泻也,然其义何如?曰:迎者逢其气之方来,如寅时气来注于肺,卯时气来注大肠,此时肺大肠气方盛而夺泻之也。随者随其气之方去,如卯时气去注大肠,辰时气去注于胃,肺与大肠此时正虚而补泻之也,余仿此。
或问:髎穴针入几分,留几呼之说。曰:愚以为初不如是相拘。盖肌肉有浅深,病去有迟速,若肌肉厚实处则可深,浅薄处则宜浅,病去则速出针,病滞则久留针为可耳。故曰:刺虚者,须其实;刺实者,须其虚也。
或问:孙氏以灸为闭门赶贼何如?曰:夫以火泻者,疾吹其火,则火气与邪气去矣,此《内经》火泻法也。又胡为而闭其门乎?至于气针虽微,妄加无病,则气之泻,若河决下流,不可以其微而轻之也。孙氏之云,特归重于火针耳。要之,言不能无弊,故曰立言难。
或问:人神随年岁巡历于身,尻神逐日坐临于人。若人死,此神与之俱死乎?抑出于人之身,飘流于天地间而失所依乎?抑别求人而附之乎?若别欲依人,则人人自有神矣。将飘流天地间,无人可依,神亦离散矣。既曰神,则灵变莫测者也,何必求人而附之乎?人之心为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,胡不驱此神,使身安而不为针灸所犯乎?曰人神,曰尻神,后世术家之言,《素》、《难》未有也,何足信哉。
或问:胃之大络,名曰虚里,其动应衣,脉宗气也。而不系于补泻之列,岂以偏穴而废之欤?曰:此固气之所聚,血之盛会,灸刺之禁地也,其过与不及,自有其道焉。盖中焦之气盛衰,而宗气为之盈缩,取之三里,以下其气,而宗气之盈者消;调之三里,以补其气,而宗气之耗者滋,则其气未尝不补泻也。特以非别走他经,故不在诸络之例。此所以举丰隆而不厉虚里也欤。
或问:《素问》《难经》论针之旨何如?曰:《素问》博而详,《难经》精而约,其道则一而已。孟子谓:博学详说,将以反说约。二书不可偏废也。
或问:古人补泻在井荥俞经合,然睛明瞳子髎治目疼,听会治耳聋,迎香治鼻,地仓治口㖞,风池头维治头项,不系井荥俞经合何也?曰:以其病在上取之上,其高者因而越之之意也。
《素问》补遗注云:动气至而即出针。今针入穴,邪气吸拔,推之不前,引之不后,转之不移,必俟气衰,然后退针豆许,如此者三而可出也。若仅能转针而遽出之,则血随针泻,在于多气少血之经,尤所当忌。吾尝谓遗篇之补,出于后人之托,其经注一律出于一人之手,由是观之,岂特注说未当而已邪?
十二经络髎穴,各有流注衰王之时,按时补泻固是。今病在各经络者,或按时亦能去病。盖病著于经,其经自有虚实,补虚泻实,亦自中病也。病有一针而愈,有数针始愈,盖病有新故浅深。新且浅,一针可愈;若深痼者,必屡针可去。如服药然,有一二剂病退,有多服至四五十剂,或累百而愈。
或问:针形至微,何以能泻有余补不足,曰:如气球然。方其未有气也,则靥塌不堪蹴踢,及从窍吹之,则气满起胖,此虚则补之义也。去其窍之所塞,则气从窍出,复靥塌矣,此实则泻之之义也。
或问:《素》《难》长沙东垣窦汉卿窦桂芳针法何如?曰:《素问》犹五经之载道,《难经》犹《易》之十翼;发明《素问》,长沙东垣则如濂洛关闽之精思力践;二窦犹老列荀扬文,虽曰体道,不能无偏倚驳杂。要之《素问》长沙东垣如美玉,而二窦诚为有瑕之璧也。
或问:《医经小学》云:出针不可猛出,必须作三四次,徐徐转而出之,则无血;若猛出必见血也。《素问》补遗篇注云:动气至而即出针,此猛出也。二说将孰从哉?曰:经络有凝血,与欲大泻者,当猛出;若寻常补泻,必当从《医经小学》也。
或问:《铜人》《千金》等书空穴多,《十四经发挥》所载空穴少,如风市督俞金津玉液等,彼有此无,不同何也?曰:《十四经发挥》,据《素问·骨空篇论》及王注,若《铜人》《千金》纂偏书,非岐黄正经也。
按:高武指出“世俗喜歌赋,以其便于记诵也。今类聚各书歌赋,置之末卷”。本篇汇集了当时流行的各类针灸歌赋,有介绍腧穴穴名、位置、特定穴位群组的“十四经穴歌”、“十四经步穴歌”、“经脉交会八穴歌”、“十五络穴歌”、“十二原穴歌”、“八会穴歌”、“脏腑七募穴歌”、“薛真人天星十二穴歌”、“八法八穴歌”、“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”、“回阳九针歌”、“四总穴歌”、“孙真人十三鬼穴歌”等;介绍经脉循行的“十二经脉歌”、“奇经八脉歌”、“十二经脉昼夜流注歌”等;介绍针法的“补泻雪心歌”、“提气法歌”、“流气歌”、“纳气歌”、“提针歌”、“进针歌”、“龙虎交战歌”、“阳针男歌”、“阴针女歌”、“烧山火歌”、“透天凉歌”、“苍龙摆尾歌”、“赤凤摇头歌”、“子午捣臼歌”、“八法手诀歌”等;介绍子午流注针法的“流注指微赋”、“六十六穴阴阳二经相合相生养子流注歌”、“十二经纳天士歌”、“五子元建歌”、“周身血气歌”、“脚不过膝手不过肘歌”、“生成数歌”、“刺法启玄歌”、“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”、“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”、“八法龙腾定十干八卦歌”、“三阴三阳歌”等;介绍针灸临床的“标幽赋”、“通玄指要赋”、“灵光赋”、“席弘赋”、“玉龙赋”、“拦江赋”、“肘后歌”、“百证赋”、“天元太乙歌”、“铜人指要赋”、“行针指要赋”、“禁针穴歌”、“禁灸穴歌”、“血忌歌”、“逐日人神歌”、“九宫尻神歌”、“太乙人神歌要”、“杂病十一穴歌”、“杂病歌”等等。
其中,金代何若愚写成“流注指微赋”一篇,阎明广加以注解,并收集有关资料扩展成为《子午流注针经》一书(1153年),这是子午流注法的初期著作。《标幽赋》是金代窦汉卿著。标幽,是把幽微、深奥的针灸原理标而明之的意思。赋文首谈经络、递次为候气、论针、取穴、标本论治等内容。《通玄指要赋》与《标幽赋》同为窦汉卿所著,但本赋侧重于治疗取穴的论述,是对针灸临床有参考价值的文献。《灵光赋》、《席弘赋》是高武取自徐凤《针灸大全》;《玉龙赋》全名《一百二十穴玉龙歌》,出元代王国瑞编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,是把《玉龙歌》的精要部分用赋的体裁写成,便于诵读。关于《拦江赋》高武谓:“不知谁氏所作,今自凌氏所编集写本针书表录于此。”拦江,盖有拦截水流即截用要穴的意思。内容主要讲八脉八穴及合谷、复溜、期门等临床运用。《肘后歌》首见《针灸聚英》,名称仿《肘后备急方》,意在取用方便。《天元太乙歌》高武注:为臞仙所撰,臞仙为明代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权别号,《天元太乙歌》内容实际取自《神应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