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- 篇  访客 -

大医至简


  分类:01 医武同源  / 
更新:2023-08-16 12:00:15  /  创建:2023-08-04 16:06:54
不要删除

大医至简

六经辨证

证分为阴阳两部分。
阴证:人体对疾病产生虚弱的表现。
阳证:人体对疾病产生亢盛的表现。

按层面分:表,里,半表半里。

表系统:以周身毛孔为主体。
里系统:以胃肠为主体。
半表半里:以躯体空腔为主体。

根据症状不同时肝胆主要划分为半表半里,心肺肾归于半边半里和里系统,伤寒论不以病灶划分,而注重病症、
表里阴阳
表病阳证太阳证
表病阴证少阴证
里病阳证阳明证
里病阴证太阴证
半表半里阳证少阳证
半表半里阴证厥阴证

六经辨证的实质

  1. 平衡人体能量(阴阳)。
  2. 找到人体自然选择的排除病邪的途径(表,里,半表半里)。

以津液丧失作为阴阳判断的标准,并组方用药。
从药物作用的表,里,半表半里的层面,再结合他们的能量规律:阴阳。区分 药物的实际用途。

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上

  1. 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。

    脉浮:体表受外界邪气,气血往体表走,驱赶邪气。手指轻取能摸到。
    头项强痛:气血不能驱邪外出,拥塞不得出之气血上冲于头为头痛,冲与脖颈就会胀痛。
    恶寒:体表气血有余,体表温度升高发热,与外界形成温差,体内空虚,表热内寒。反之体表发热还怕热即是温热病。

  2. 太阳病,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。

    太阳病有三个证型,一为中风,二为伤寒,三为温病。
    气血偏向于不足为中风,伤寒;但未至于虚衰,否则是阴病。
    汗出为中风,不出为伤寒。本质为津液的盛衰。
    温病为 气血偏向于亢盛。

    发热:驱除外邪所产生的证状。??
    汗出:汗出病未解,毛孔开,津液失,肌表空虚,邪气更内入。
    恶风:更严重的虚怯反应。
    脉缓:气血汇聚与体表形成脉浮,气血被束缚及为脉紧,一旦汗出,脉便松弛松懈,即脉缓。

  3. 太阳病,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,必恶寒,体痛,呕逆,脉阳明俱紧者,名为伤寒。

    体痛:气血郁于肌肉不得出,便体痛。
    呕逆:表现为胃不受纳,原因有二

    - 气血往上走后往表走,带动胃有一种上逆反应即为逆。
    - 气血大量走向体表,胃所获气血不足,运化能力减弱,产生本能呕吐反应。此为呕。
    
脉阳明俱紧:左手偏血偏阴,右手偏气偏阳。汗不出,气血郁于体表,脉紧。
  1. 伤寒一日,太阳受之,脉若静者,为不传;颇欲吐,若烦躁,脉数急者,为传也。
  2. 伤寒二三日,阳明,少阳证不见者,为不传也。
  3. 太阳病,发热而渴,不恶寒者,为温病。若发汗已,身灼热者,名风温。风温为病,脉阴阳俱浮,自汗出,身重,多眠睡,鼻息必鼾,语言难出,若被下者,小便不利,直视失溲,若被火者,微发黄色,剧 则如惊痫,若火熏之,一逆尚引日,再逆催命期。

    温病纲领:发热而渴,不恶寒。
    体内热量富余,是发生温病的根源。
    一般温病是里热,严重的是表里俱热。

    发汗,但热邪未排完而津液不足即是风温。

  4. 病有发热恶寒者,发于阳也;无热恶寒者,发于阴也。
    发于阳,七日愈;发于阴,六日愈。以阳数七、阴数六故也。
  5. 太阳病,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,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,针足阳明,使经不传则愈。
  6. 太阳病,欲解,时从已至未上。(上午9点-下午3点)
  7. 风家,表解而不了了者,十二日愈。
  8. 病人身大热,反欲得衣,热在皮肤,寒在骨髓;身大寒,反不欲得衣者,寒在皮肤,热在骨髓。

    体内有淤堵,上下表里不交通,阴阳之气不能交接。
    治病求其本,以里为准,里寒为寒证,里热为热证。

  9. 太阳中风,阳浮而阴弱,阳浮者,汗自发;阴弱者,汗自出,微微恶寒,渐渐恶风,翁翁发热,鼻息干呕者,桂枝汤主之。

    桂枝汤:桂枝三两,芍药,炙甘草二两,生姜三两,大枣12枚。
    上五味,哎咀三味,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去滓,适寒温,服一升。服已,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,以助药力。温覆令一时许,遍身禁染,微似有汗者益佳,不可令如水流满,病必不除。
    若一服汗出病差,停后服,不必尽剂。
    若不汗,更服依前法。又不汗,后服小促其间,半日许,令三服尽。若病重者,一日一夜服,周时观之。服一剂尽,病证犹在者,更作服。
    若汗不出者,乃服至二三剂。禁生冷、黏滑、肉面、五辛、酒酪、臭恶等物.

中焦湿气

  1. 有渴的是五苓散。以微寒的泽泻、猪苓为主,泽泻用量最大。
  2. 不渴的是获苓甘草汤。不渴说明胃里面有寒,以生姜为主,生姜用量最大。
  3. 苓桂术甘汤没有提及渴与不渴,说明在寒热问题上居中,所以既没有泽泻、猪苓,也没有生姜,只是重用茯苓、桂枝,行散利水而已。

生姜干姜

生姜:有发散之性,能助胃的运行,也能助汗,主要用于表证和虚寒型的呕。
干姜:晒干的姜,运化之气减弱,温中之力加强,刺激胃升发津液而无发表之弊,主要用于温中治津液虚。

治病首要原则是阴阳,是津血能量,也就是自身免疫力,齐次才考虑攻邪。

舌苔滑腻是阴证。


不要删除

是日已过,命亦随减,如少水魚,斯有何乐?